http://www.hteacher.net 2017-10-09 16:06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幼兒園教師資格結構化面試的題型大致可以分為:職業認知、保教實踐和綜合分析三大類。所謂職業認知類主要是了解考生的基本情況,在提問的過程中考官看重的是你是否適合幼兒教師這一崗位,因此在回答這一類題的時候更多的是要考慮人職匹配問題,始終將落腳點放在幼兒教師這一崗位上;保教實踐是考察我們遇到一些保育或教育問題時候的應急處理方法;而綜合分析這一類題主要考察我們對某些現象、某一觀點的理解。
出題方式大致可以歸為“怎么看”和“怎么辦”兩大類。“怎么看”就是問我們對題干中的現象的看法,而“怎么辦”是指題目中出現了某一事件,問你怎么處理。其中職業認知和綜合分析以考察“怎么看”為主,保教實踐以考察“怎么辦”為主。
接下來我們從結構化出題的方式入手,給大家分析一下“怎么看”和“怎么辦”類型的題目的答題方式。
一、“怎么看”的答題思路
先提出觀點,明確你的價值判斷或將現象的本質點明,再從事件發生的背景、原因、產生的影響等來論證你提出的觀點,最后落實觀點,即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例如:幼兒園放學了,一位幼兒家長遲遲沒有來接幼兒,老師很兇地對幼兒說:“你媽媽怎么還沒來?”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提出觀點:放學后家長沒有及時來接幼兒,教師因為延誤了下班時間,就情緒惡劣的斥責幼兒,如此簡單粗暴的做法是不對的(價值判斷),是教師缺失職業道德、沒有愛護和尊重幼兒的表現(點明本質)。
論證觀點:幼師的工作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幼兒,他們喜歡模仿,易受別人的暗示和感染。因此,教師的言行舉止勢必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原因)。題中該教師的態度和行為,未關注到幼兒的情緒情感、個性品質等心理發展,已對幼兒心靈造成壓力和打擊,在幼小的心里留下陰影,對日后的生活學習造成影響(影響)。
落實觀點:我認為作為一名老師,面對家長延誤接孩子時間的情況應該這樣做:
首先,盡量安撫幼兒,與其交談,告訴他不要擔心,老師通過陪他玩玩具、做游戲等方式,度過等待家長的時間。
其次,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盡快與家長取得聯系,詢問未接孩子的原因以及來接孩子的確切時間、接送人等信息,并輕聲細語告知孩子具體情況,耐心等到家長的到來。
最后,在日常教學和課余時間,要注意保持與幼兒家長的聯系,及時了解關注幼兒的情緒,和家庭共同做好對幼兒心理的關愛和建設工作。
二、“怎么辦”的答題思路
遇到“怎么辦”的問題,我們可以先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再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用上更顯條理的“首先、其次、最后”或者“第一、第二、第三”,先解決當前緊急的問題,再想辦法防止長遠問題的發生,也可以考慮家園共育。最后再總結,回到題目本身、升華主題。
例如:班上有一個小朋友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作為幼兒園老師,你會怎么處理?
【參考答案】
幼兒不喜歡分享自己的玩具,是社會交往意識不成熟的表現。如果教師不及時指導,易讓孩子養成自私任性的不良習慣,成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因此,作為幼兒園教師,我一定會及時有效干預,逐漸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分析原因:這樣的小朋友,分享和合作意識發展不成熟,親社會行為不明顯,移情能力不強,喜歡把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放在首位。
解決措施:針對此情況,我會這樣處理:
第一,移情教育并引導幼兒多參與集體活動。我會耐心的與幼兒談心,并用移情教育,請幼兒換位思考,引導幼兒去交換他所喜歡的玩具,并對他們的行為給予贊美,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進而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集體游戲,引發幼兒同伴間的積極交往,感受愉快的氣氛。(解決當前問題)
第二,引導幼兒尋找更好玩的玩具。我會提供多樣化的玩具,避免幼兒爭搶同一玩具的局面;同時,加強與幼兒的互動,邀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轉移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活力四射。(解決長遠問題)
第三,與家長進行溝通。我會客觀地告知家長幼兒在幼兒園的真實表現,并進一步了解幼兒在家里的表現,共商教育策略幫助幼兒學會分享,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家園共育)
點題升華:我相信,教師只要用一顆真誠熱忱的心去愛護、關心孩子,及時地與家長溝通和配合,就一定能把孩子教育好。
以上結構化的答題技巧只是一種幫助你順利答題的工具,引導大家理清思路,有的同學喜歡稱它為“套路”。但是希望同學們心里清楚,真誠才是最好的套路。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宗美琦
上一篇: 初識幼兒園教師資格結構化
京ICP備16044424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0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