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ankedi.cn 2019-03-22 17:12 重慶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儒家的創始人,經典代表作為《論語》。一說到“孔子”大家想到更多的可能是上面的敘述,但其實在我們教育理論考試中,關于孔子的思想是我們經??疾斓囊粋€知識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一下孔子經??疾斓闹R點有哪些?
1.人性論
孔子提出:“性相近,習相遠也”。意思也就是說人生下來性情是相近的,沒有善惡之分,是后天的習染也就是教育和外在環境的影響使人與人變得不一樣了??鬃訉儆诖呵飸饑鴷r期的人物,在夏商西周的時候,教育的階級性森嚴,平民百姓根本沒有什么進行學習的機會。但是孔子這一觀點的提出,確為平民中舉賢才創立了條件。除此之外,孔子還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學兒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中人可教。
2.提倡“有教無類”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其本身的含義是: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引伸到現在的意思應該是:教育平等的思想,但是僅僅是說教育的起點均等。
3.教育目的:學而優則仕
孔子主張的是從平民中選取德才兼備的君子來做官。也就是說學習是通向做官的一個途徑,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一個重要條件。
4.刪訂六經
《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個方面的內容為孔子主要的教育內容,流傳到后代時成為四書五經的重要組成部分。
5.教學方法與思想
⑴教學過程主要分三步:學-思-行
⑵啟發誘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與三隅反,則不復也。
⑶因材施教:a.聞斯行諸的典故: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b.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⑷學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⑸循循善誘: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⑹榜樣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⑺激發學習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重慶教師招聘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及其教育啟示
下一篇: 重慶教師招聘教育學易混淆知識點梳理
京ICP備16044424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0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