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ankedi.cn 2019-03-22 17:34 重慶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徐錚在天天向上中講到,女兒在畫畫的時候,把爸爸畫得很小,媽媽大一些,家中的小阿姨是最大的。他說,家里的小阿姨很小巧,不知為什么會被女兒畫得那么大。其實在兒童畫中表現著很豐富的含義。人物形象的大小代表在兒童心目中的地位,而且也會把自己認為最親近的人畫在離自己最近的地方。但是我們往往忽視了兒童畫本身所反映的兒童的心理特征和教育意義。下面我們先為大家介紹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
最早對嬰幼兒繪畫能力的發展做階段劃分的學者是德國的克申施泰納,他花了七年的工夫,在分析了近6萬名兒童的30萬張圖畫之后,著有《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一書,提出兒童繪畫發展的階段。以后又有眾多學者將兒童繪畫發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雖然說法不一,但歷程是一致的,綜合表述如下。
(一)涂鴉期
涂鴉是兒童繪畫的先兆。
1.無秩序的信手涂鴉
大致發生于1.5~2.5歲。此時,兒童以指掌式握筆,單純由手腕動作產生反復的線條。由于手腕還不夠靈活,線的方向與長度視手臂揮動的幅度而定,缺少手指的動作,有時兒童在涂鴉時甚至并不注視,但隨著手臂的運動和線條的出現,兒童感到很愉悅。
2.有控制的涂鴉
表現為兒童注視自己畫出的線條。此時畫法也多樣化,如出現復雜的輪狀和渦狀形。手腕動作變得更細致,畫筆的握法類似于成人。
(二)象征期
3~4歲,兒童開始對自己畫出的圖畫賦予事物的名稱,進入象征期──本質上是“命名的涂鴉期”。兒童常常畫一些大圈圈、小圈圈,或模仿成人的文字書寫動作,并懂得以一個單獨的線條來命名一種物體。通常,兒童并不是先有主題再作畫,而是畫完后再賦予意義的。
(三)定型期
這是兒童繪畫的典型時期,又稱圖式期。4歲以后的兒童開始努力將頭腦中的表象用圖畫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一時期的兒童表達意愿、發泄情感的欲望增強,但又受語言尤其是文字符號的限制,不得不借助動作和表象來表達,圖畫便成了他們最有效的交流形式。兒童畫不僅表示意中之物,也多少有點像所畫的對象。10歲以前的兒童尤喜歡畫人物,現以人物畫為例,分析兒童畫定型期的特點。
1.蝌蚪人
兒童最早畫出的人是一個近似的圓形下面加上一兩根線條,即成人形(見下圖)。
2.漸益完備的正面人
“蝌蚪人”面部畫上幾個小圓圈,代表五官,以后身體各部分增加,漸成完備的正面人(見下圖)。把人和物都畫成正面,是兒童畫的普遍特點,房屋的門也是正朝著畫的作者。
3.側面人
正面的身體加上側面的頭部,標志著側面人的誕生(見下圖)。
(四)寫實期
大約十歲左右,兒童經過訓練,學會用寫實的眼光觀察事物,正確表現物體的遠近和光線的明暗,注意對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畫面的布局結構等。對于大多數未能得到良好訓練的兒童來說,前期的那種天真爛漫的自信漸漸消失,畫筆也離手而去,繪畫水平固結在定型期。大多數未經良好美術訓練的成人終身就停留在定型期或寫實期的開頭階段,而達不到專業水平。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重慶教師招聘如何設計學前幼兒的主題活動
下一篇: 重慶教師招聘如何讀懂兒童畫(二)
京ICP備16044424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0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